小村的故事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秉承“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宗旨,今年暑假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镇官偿村官偿小学进行为期20天的暑期支教活动。本次暑期支教活动是由重庆大学土木青协组织领导的,由来自重庆大学各学院的24名志愿者参与的爱心活动。支教团队将用他们青春的激情点亮孩子心中的希望。
2013年7月15日,支教团队驻扎官偿小学快一周了,志愿者们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节奏,路途的疲惫也早已被孩子们迸发的活力和甜美的笑容涤荡得一干二净。为了解孩子们家中的具体情况,以便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贴切的帮助,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们分组走出校园,对周围农户的生活情况等展开调研。
夕阳西下后的小山村,一切都静谧而祥和,官偿小学校园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孩子们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读懂了诗词、英语短句,而志愿者们也循着村道慢慢读懂这个村庄。
小山村的每一户、每个人,甚至一屋一瓦、一草一木,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外公的爱
贯穿官偿村的主干道旁边有一条幽深曲折的小道,几十级窄窄的石阶的尽头便是李倩和李海强的家,一间饱经岁月洗礼的瓦房。志愿者们去的时候,外公刚从地里劳作回来,背了满满一背篓柴,佝偻的背影里满是生活的艰辛与劳苦。
在与老爷爷的交谈中,志愿者得知,在福建打工的爸爸和妈妈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会回来看看姐弟俩。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外公独自一人带着姐弟俩住在这间小屋里。62岁的外公每天都得下地耕作以维持祖孙三人的生活。外公不在家的时候,十岁的姐姐李倩就得照顾弟弟,烧柴火做饭。要是姐姐也不在家,没有灶台高的海强就只有自己烧饭。
生活条件如此艰辛,外公却非常重视两个孩子的教育,每天干完农活不管多疲倦,都会监督姐弟俩完成功课,或许正是在这样的引导下,姐姐李倩学习非常努力,课堂积极、性格开朗的她从一到三年级一直担任班长,而弟弟李海强尽管不如姐姐那么有恒心,却也非常认真。
物质匮乏,外公的爱却让姐弟俩的心充满了正能量。
孤独的屋
距离学校只有几百米,一栋三层的小楼显得很是突兀,周围都没有人家。偌大一栋房子,只有一个老婆婆独自住在这儿。
看见志愿者们来了,婆婆非常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屋。
婆婆说她的独生子和儿媳都在福建打工,老伴儿几年前因病去世了。一年前,小孙子的诞生让婆婆的少了些孤单,带着孩子就算再苦再累她也很开心。不过这样的幸福太短暂,小孙子刚会走路,儿子就把他接到福建去了,婆婆很想跟过去照顾孩子,但一想那边的生活成本和家里无人照看的房子,婆婆还是独自一人留了下来。
婆婆有很多很多话想说,有很多很多泪咽到了肚子里,富足的生活曾是她最大的梦想,可是如今独自住在大房子里,她幸福吗?
婆婆的眉
一间木质的小房子,面朝稻田,背靠青山。宽敞的院子里一条精瘦的小狗 不知疲倦地吠叫着,不时传来几声蛙鸣和蝉叫,这一户的生活显得很是惬意。
志愿者沿着学校旁的小河到了他们家,了解到他们家有三个孩子都加入到了我们的支教活动,他们爸爸妈妈在福建漳州打工。奶奶说她在新闻里看到福建最近遭受了水灾,非常焦虑。直到志愿者们用手机搜索以后告诉奶奶遭水灾的地方离她儿子儿媳打工的地方很远,奶奶紧皱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说到放假后的福建之旅,三个孩子都非常兴奋,奶奶却又担心起来,她要留在家里照顾卧病在床的爷爷,每天还要喂牲畜,让三个孩子自己去她当然是不放心。志愿者们就快走的时候,奶奶悄悄地给志愿者说福建的火车票对于他们来说太昂贵,孩子们今年可能不能过去玩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大人们肩上的重担和紧皱的眉,天真的孩子们不会懂。
支教只有短短二十天,通过本次调研,通过这些读不完的故事,志愿者们明白,支教团队该为官偿村做的还有很多很多。